咱們一起寫下 ”高峰亭裡的許多故事” ~
有一回咱們也因研究著;杜牧的《山行》。對當中的 ” 停車坐愛楓林晚,霜葉紅於二月花” 而僵持不下! 結果只因這兒的坐=因為之意,而有了完整的詮釋!
杜牧 《山行》
遠上寒山石徑斜,白雲深處有人家。
停車坐愛楓林晚,霜葉紅於二月花。
咱們也都相信,當會一直寫下去,直到那雙鬢斑白吧!
如果真能這樣,旅人想~ 那飄遊的山光嵐影,
和那多年來一直賣力傾聽著的紅豆杉精靈,
當也會為咱們而~ 齊聲喝采吧!
青剛櫟與小西氏石櫟 ( 右側的是青剛櫟;左側的是小西氏石櫟 )
簡單的辨識:青剛櫟的堅果略呈橢圓形;小西氏石櫟的堅果略呈扁狀球形。
秋天的季節正是果熟的季節,行走於大坑步道上,眼尖者常可撿拾到它的球果,
說到這兒,隊中的 許 醫師,可是咱們隊裡的植物學專家哩!
青剛櫟
常綠中型喬木,樹高可達20公尺,樹皮灰褐色、略光滑,有不明顯縱向細紋裂,葉形為長卵或橢圓形,單葉互生,花期於每年3~4月,結果期長達9個月,於每年6月持續直到隔年2月;果為堅果,橢圓形,面光滑,高1至1.6公分,徑0.9至1.4公分,頂端有一圓錐形突尖,基部圓形。
小西氏石櫟
是常綠小喬木;樹皮灰色,稍有縱向裂縫。
葉革質,長橢圓形,先端銳尖,長尾狀,基部銳形,上半部有粗鈍鋸齒緣,背面中肋和側脈交接處有毛叢,側脈約7對。殼斗(總苞)淺碟狀,直徑可達3㎝,鱗片覆瓦狀;堅果壓扁狀球形。生長於中南部海拔500公尺左右叢林中。 (以上屬於網路資訊)
大坑五號登山步道
好夥伴們~ 於五葉松下合影!
回程時的黑松亭~
那株五葉松巨木,凌空紮根於陡壁之上,傲然地鼎足而立,無不讓人敬畏再三!
東北方的眺望~ 在大部份的日子裡,可遙望大雪山山脈中的梢來山及鳶嘴山與橫嶺山的系列群山!
北邊的瞭望! 山的那一頭是潭子一帶!
[ 3/9 (五) 益慶隊長拍下那 沉浸於雲層中~ 彷若海市蜃樓般的~~ 水井村 ]
南面的眺望!是群山與台中盆地~
無患子 瞧瞧樹上的它,像極了龍眼樹ㄝ!
無患子與荔枝跟龍眼同屬無患子科,因為它那厚肉質狀的果皮含有皂素,只要用水搓揉便會產生泡沫,可用於清洗,是古代的主要清潔劑之一。
大坑登山步道上的休憩區,幾乎都設置有簡易醫護箱。
大坑二號登山步道 每每總在歡笑及歡唱聲中走下山~~
滿腹詩書的 許 醫師,總能隨興吟誦詩詞,這可讓我十分之讚嘆!
今日他與賴老師感性地探討起~ “今年花勝去年紅,可惜明年花更好,知與誰同?”
經他提點原來是:歐陽修〈浪淘沙〉
把酒祝東風,且共從容。垂楊紫陌洛城東,總是當時攜手處,游遍芳叢。
聚散苦匆匆,此恨無窮。今年花勝去年紅,可惜明年花更好,知與誰同?
ㄛ~ 這詞深刻地,描述出人生的聚散無常上的愁思,真令人感傷啊!
好一位宋代文壇的大人物耶!
池中的~ 香蕉葉
大坑二號登山步道口的完善設施,停車場、潔淨的衛生間、涼亭。
回程清水巷旁的別墅區,數株的楓樹合奏著秋冬的進行曲…
這山徑,總讓人攀爬千遍也不厭倦!
也許,這就是平凡中,一種極致的幸福吧!
但旅人相信:今年花勝去年紅,也信明年花更好,且知與誰同哩!
End…………...
台中大坑~ 頭嵙山二號登山步道 1
留言列表